27岁的年纪还值得考研吗?
二十五岁,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年龄,你童年的朋友,中学大学的同学,很多人都结婚生子,进入了“大人”的行列,而你只是刚刚失业的学生,什么都没有,只是执着地坚信青春和汗水可以创造奇迹。师大博学认为读书没有早晚这一说,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,其次是现在。
(1)要不要考研?会不会太晚?
做个比较,同届毕业,A选择就业,而B选择读研,那么A不就比B多2-3年的工作经验吗?由于我国许多中小企业的招聘要求会有“工作经验”一项,许多应届生会觉得“工作人员经验”十分重要,其实大可不必。请牢记:经验≠能力,不要盲目追求崇拜“N年工作经验”的光环。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,知识的迭代更新速度远远快于过去。
将经验和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。如果,你真的遇到一个这样的同事,他入行比你早,学历比你低,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却强于你,那是因为他的学习能力强,而不是工作经验比你多。 在这个时代,吸收新知识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是最重要的
3年的经验也好、10年的经验也好,如果我们无法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,都只是摆设。
(2)能不能工作之后,边读书边读研?
可以!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下班后去研究生院。参加2019年考研初试的考生中,有108万往届生,较2018年增加20万人。这里面,选择在职读研,报考非全日制日的考生有32.4万人,其他75万考生属于二战、三战考生以及员工辞职或者应届考研的考生。
步入社会,正式工作后,你身上的担子,比在校的应届生多了太多,家庭、情感、婚姻,甚至子女、房贷;太多太多的因素牵绊着你。所以相对而言,非全日制在职研究生的考试难度要大于全日制在职研究生,不过非全也有好处,至少双证的含金量还是有保证的,一旦下定决定,必然要全力以赴。
(3)我们再把眼光放的长远一点,你的起点会更高。
根据师大博学调查表明每年毕业的大学生800-900万,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只有40-50万,物以稀为贵,这个道理亘古不变。研究生毕业,你的眼界会更宽。站在不同的高度,看到不同的风景。
读了大学本科的你,和读高中、初中学生的人,看问题的角度、深度会一样吗?
(4)你的圈子会更广。
你在考研备考的时候,你读研的时候,你身边的人都是一帮读研的志同道合的同学,考研、读研,绝对不是我们走向人生发展巅峰的康庄大道,但是,它却是一次难得的机会——以后,你将很难再遇到一个这样的机会。研究生生活中有勤勤恳恳的,也有虚度时日的,不是我们每个事最后都有一种美好的结局,不过一切都在于你自己。你要明白:你想要什么样的人生?这个世界的乐趣在于,无论你是谁,你必须拥有无限的可能性,无论好坏,都取决于你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