师大博学认为考研是一件极其重大的决定,从“你为什么要考研”开始讲,而不是“为什么要考研”开始讲,就是为了让大家清楚,考研是自己选择的,不要盲目从众。考研辛苦,读研更惨痛,至今我回忆起研究生开题时绞尽脑汁费心想创新点的痛苦,仍然觉得这是人生中必要的坎坷。总之,考研和读研在选择前,请一定一定要慎重,绝对不要草率。
对于考研,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,每个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,有些人是盲目,有些人是无奈,有些人是梦想,那么出于这些目标,我们应该抱着哪些心理准备考研,哪些心态应该端正和避免。
1.我想学本事/我想学知识
相信大部分伙伴都是抱着这个想法准备去读研的,学习确实是研究生的主要任务之一,但却只是一部分。尤其是上课学习,几乎只要按时上课就可以顺利修满学分。研究生的学习,更多是“研究”,虽说有的专业更侧重应用,但读论文永远是研究生主要的任务之一。你想学习是好的,但是导师未必会直接教授知识,许多都是布置下看论文的任务,布置写论文的任务,这其中有哪些书本知识,有哪些基本概念,有哪些理论体系,甚至英文文献的阅读,都要自己摸索。
研究生期间的学习,是独立的,也非常考验个人的自律和理解能力,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吸收课本知识,很多是国内国际比较先进的研究。如果运气好,遇到一个要求比较低的导师,还是面临着毕业论文数万字的考验,如果没有数据没读论文,那么恭喜你,你的毕业论文会被老师骂惨的。
对于抱着学习想法的考研伙伴们,一定要做好充分的信息准备,尤其是跨专业的伙伴,研究生的学习,并没有那么轻松。甚至充满压力,需要完成想象不到任务。在读研之前,先想好,你到底要学什么,充分了解好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和学习目标,了解研究生期间到底会做哪些研究工作。
2.我要找工作
这条原因其实跟上条也有相承的地方,不同的地方是一个指过程,一个重结果。没什么多说的,就业难度越来越大,研究生学历确实是一块敲门砖,但是在读研的经历,却不一定会完全会帮助找工作。许多导师是做基础研究,或者需要评职称发论文的导师,会侧重创新或者前沿的研究,而非企业更看中的成熟实用的技术。例如历史专业某同学想研究清朝历史,却被导师安排了清朝清缅战争的其中某一场战争的经济影响,机械系的同学想研究振动噪声,却被导师安排了研究通过咬薯片的声音判断薯片的脆度(这都是真的)。研究生的学习确实是提高和升华的过程,但许多导师并不能完全帮助你找工作,也有很多导师不放学生到公司里实习。
对于明确自己读研是为了找工作的伙伴们,首先,要做好初步的职业规划,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大致去哪里就业,不要选择难就业的基础学科和研究方向,尽量选择有发展前景的新兴行业相关的专业,如物联网,大数据等。就目前的就业形式而言,基础研究的“环材生化”等专业的就业形势已经越来越难,传统的机电热专业的相关企业也进入了寒冬,目前比较有“钱途”的专业还看计算机和金融相关。另外,一定一定要明确企业或者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。这里的要求既包括硬件要求,也有软件要求。硬件要求主要指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有没有学历学校专业等限制,软件要求指企业更需要哪些专业,哪些研究方向的人才。
其次,在选择导师时一定要提前了解导师的毕业要求和期许,不要盲目选择大牌教授或者有评级压力的青年学者,很多有公司背景的导师非常愿意让研究生在学校中产学研结合,外派研究生到企业中做研究。
3.我要评职称
这条是针对在职考生写的,这类考生很多就职于国企、事业单位或者国家机关,这条同上,建议读研之前跟导师沟通明确,非全读研不要安排过多的研究任务,双方互不打扰顺利毕业就是晴天。
另外提醒一点,对于这种考生,考试前一定了解好工作单位的评级及相关政策,有没有学校或者专业要求,有没有在职读研的规定,可不可以读定向等。
4.不想找工作/我想混几年/混个学历准没错
事实上,抱着这条理由读研的同学大有人在,盲从的人云亦云永远不是明智的选择,更何况盲目的读研并不一定能带来找工作的方便。学历是必需,但却只是个门槛,最终检验一个人是不是人才的,还是能力。
对于这类考生,建议明确自己的需求,做好初步的人生规划,混可以舒服,但有些选择早晚要面对。
5.我要搞科研
如果真的想投身科研事业,建议提前做好读博的准备。非常尊敬愿意献身科研事业的伙伴,但在此提醒大家,科研并不一直是高大上的工作,很大一部分时间也是读论文读论文读论文和做实验,科研生活是非常枯燥的,而且评职称的压力也非常大。
对于这类同学,建议了解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招聘和评级要求,了解科研狗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。
5. 我对这个专业感兴趣
事实上,这类考生不在少数,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报考专业具体有哪些基础理论,只是在电视剧或者小说里看到传奇故事,就怀揣着一个梦想。在此,对于这类考生,一定要慎重慎重考虑。研究生生活是枯燥的,需要读大量的文献,与枯燥的基础知识,理论,公式打交道,会与你想象中的兴趣差之千里。见过很多人对心理学感兴趣,都想报考心理学研究生,但有几个能说清楚构造主义、人本主义几个学派的观点呢,有多少人通读过心理学大学课本呢,有多少人了解过研究生会用哪些研究方法,要做哪些课题呢?
对于这类考生,建议抛去专业名字和研究方向的表面,去看看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内容,看看研究生三年会做些什么。当然,其中不乏有许多人靠兴趣走上了正确的道路,但真正毁掉兴趣的,都是日复一日的日常消磨。
6.圆自己一个研究生梦/我就是要考xxx
这些人,有些是所谓执念,有些是矫情,有些是图面子,但是还是建议先去追求本质吧。研究生的本质是学习,是研究,是科研,如果只在乎这些虚名,那这三年将浪费你多么美好的青春啊。
综上所述,在考研之前应该有一个清晰的目标,而不是盲从,你可以直接向师大博学咨询考研的相关事宜,对你未来的规划和发展给出建设性的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