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州师教学大,一个女孩在教室里。她很特别,因为她在一次事故中失去了双手。以前,她安于现状,从来不想改变;出事后,她懊恼,后悔,崩溃,甚至失控。
幸运的是,她最终战胜了自己,走了出来,因为她清醒地认识到,自己不能一辈子就这样走下去,不能一直活在别人的同情和怜悯中。即使第一次因为身体疼痛没能考完,她还是哭着说不会放弃。因为她的生活不想停止。
在师教学大,你可以看到无数的追梦人。这些穿梭于城市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:“积极”;一个名叫潘潘的学生的故事更令人印象深刻。
一次意外,让她知道勇于尝试才能赢得更好的未来。
潘潘出生于2000年。两年前,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,潘潘放弃了学业,来到广州的一家电子厂工作。我本想努力工作,孝敬父母,但工厂里的一场事故让她失去了右手,左手只剩下小拇指和拇指。
回忆起那段时间,潘潘坦言,“一开始,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要承受这种不幸。”刚开始的日子里,单位的领导、家人、朋友轮流给她做心理辅导。懂事的潘潘不想让父母担心,也不允许自己一直抑郁。慢慢地,她找到了脸上久违的笑容。当时,一个和她关系很好的阿姨在手术后去医院看潘潘,她痛哭流涕。潘潘反而苦口婆心地劝这位阿姨,“别哭,我不能看着别人不开心!”
潘潘是个坚强的女孩。事故发生后,潘潘装上了假肢。她不得不忍受痛苦去做一些以前很容易的事情,比如晾衣服。她试过用假肢把衣服挂在衣架上,但因为不会用,经常要从衣架上摔下来很多次,才能轻松完成一个正常人能做的事情。
大约一个月后,潘潘逐渐适应了她的新生活。她说,“勇于尝试一切。除非你尝试,否则你永远不知道结果。”现在潘潘已经完全走出阴影。她和她一样,看到别人阴沉的脸就焦虑。她告诉我,每当她看到这种情况,她“恨不得马上上去逗那些人开心”。
选择自考,因为我不甘心原地踏步。
受伤后,潘潘留在了工厂。大家都很照顾她,几乎不让她做任何工作,但她从来不闲着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而为。渐渐地,潘潘开始思考她自己的生活。她注意到了社会上注重学历的现实,她不想永远活在别人的同情中。经过再三考虑,她决定参加自学考试。
报读师教学大的在线会计课程后,潘潘坚持每天完成课程;因为工作原因,周日除了直播课,她只能看录播课。每晚8点下班后,她会再看3个小时的网络课;当她赶不上与师教学大机构的老师们直接互动时,她就利用业余时间补上自己落下的东西,并积极与老师们保持联系。如果她不明白,她会问。对于潘潘的疑问,师教学大机构的老师们也在第一时间给予了解答和反馈。
今年4月16日,潘潘参加了“毛泽东思想概论”课的考试。这次考试让她感到有些沮丧,因为她一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。她右手的假肢使她很难流畅地写字。看别人的卷子,她答了一大半,她花了很多时间只写了几笔。潘潘焦虑不安,感到无能为力。
长时间的用力让她贴在假肢上的关节痛苦不堪,她说那种痛是揪心的痛。最后,在考试开始后不久,潘潘终于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下放弃了考试。在过去的两年里,潘潘第一次放弃了,第一次哭了。她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,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。
实际上,在那之前,潘潘一直在努力练习写作。虽然这次考试对潘潘是一个打击,但她并不困惑。她说:“没关系。我会继续练习。今年考的只是明年,明年考的是后年。如果我的手真的不允许我考,那我就考虑其他方向。总之,我不愿意就此止步。”
潘潘并不害怕失败,但她承认,她唯一担心的是这次考试后,她害怕让尚德机构的老师失望,他们一直在辅导她,帮助她。但事实上,潘潘在师教学大的故事是众所周知的,师教学大的每一个人都为潘潘反击命运的勇气而骄傲。
当她勇往直前,当她轻描淡写地讲述自己的不幸时,我们已经在她的笑容中感受到了生命的勇气和力量。这种力量就像太阳的光一样,给人以能量,支撑着我们像她一样努力前行,从不停留在原地。
有这样一群人,他们身体残疾,但精神不残疾;他们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,在不断改变自己的命运。虽然你无法拒绝命运的不幸,但你可以选择自强不息。潘潘就是这样一个代表。她选择了自考,与命运的不公抗争。